2021-12-22
芯快报:唐克超研究员及合作者在智能辐射散热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二氧化钒(VO2)的金属-绝缘体相转变具有丰富的物理特性,可实现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属性的智能调控和多层面耦合,在先进存储,类脑计算,传感器和热能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期,赌博游戏app
的唐克超研究员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Junqiao Wu(吴军桥)教授等在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利用VO2的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首次研制出具有智能开关功能的辐射散热材料(Temperature Adaptive Radiative Coating, TARC)。在建筑物表面温度高于最宜居住温度(22 °C)时,TARC会自动(无能耗)提高红外辐射率,进行辐射散热以实现制冷功能;在建筑物表面温度过低时,TARC会自动(无能耗)降低红外辐射率,以帮助建筑物保暖。在整个过程中,TARC起到的功能类似于无能耗的“智能空调”。从全年平均能耗的角度来看,TARC显著优于所有传统的非智能屋顶材料,将极大地有助于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在科学、经济和生态层面具有重大的价值。
图A:智能辐射散热功能示意图;图B: TARC的结构和原理示意图;图C: 可见光和红外光谱;图D: TARC的...
2021-12-09
2021年全国微电子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热门赌博游戏APP-手机赌博游戏推荐
第一届博士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12月4日,热门赌博游戏APP-手机赌博游戏推荐
成功举办了2021年全国微电子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热门赌博游戏APP-手机赌博游戏推荐
第一届博士研究生论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国微电子研究生学术论坛举办的第10周年。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集青年志·成中国芯”,由热门赌博游戏APP-手机赌博游戏推荐
、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主办,全国十四所院校单位联合举办。论坛以“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的举办形式,通过腾讯会议、映目直播相关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主会场及各分会场线上直播共吸引到来自国内外的18000余人次观众观看。
上午9时,论坛在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大厦一层报告厅正式开幕。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如院士,清华大学赌博游戏app
魏少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叶甜春研究员和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曹堪宇先后作开幕致辞。其中,黄如院士回顾了全国微电子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发展历程,对参会青年同学提出殷切嘱托,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刻苦钻研,为中国集成电路专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开幕式由论坛大会主席、热门赌博游戏APP-手机赌博游戏推荐
王源教授主持。
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
2021-11-05
热门赌博游戏APP-手机赌博游戏推荐
成功举办“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2021·集成电路分论坛”
2021年10月22日,热门赌博游戏APP-手机赌博游戏推荐
在微纳电子大厦报告厅隆重举办“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2021·集成电路分论坛”,汇聚了集成电路领域国内外学界和业界的领军人物围绕集成电路前沿技术、集成电路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2021·集成电路分论坛与会师生
黄如院士致辞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分论坛主席黄如教授致开幕词,热烈欢迎线下线上来宾和师生。黄如院士介绍了北大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情况,对社会各界对北大新工科建设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她指出,国人印象中的北大以文理见长,而实际上北大工科可以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工学门,可谓历史悠久;北大工科的成长浓缩了中国工科的发展历程,与祖国同发展、共命运;而今,北大新工科建设,立足国家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情况,力争建设新而精、小而精的新工科,与其他兄弟高校差异化发展,共同支撑国家工科教育事业的建设。黄如院士鼓励集成电路专业同学,当前进入新工科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际国内的形势十分有利,同学们在一个好的时代选对好的专业,大家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将来大有可为。集成电路分论坛是国内外产业界专家...
2021-09-20
张大成教授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经评审专家初评、复评、终评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名单。
赌博游戏app
张大成教授参与的项目“高效单面加工MEMS规模制造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个人排名第3,单位排名第2)。该项目在国家973等项目支持下,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MEMS量产、检测和封装难等问题,产学研用结合,发明了系列MEMS芯片单面加工的规模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传感器核心芯片规模制造的底层技术突破,对解决传感器芯片严重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
扭转式键合强度检测试验机结构电镜照片
2021-04-12
普源精电一行来访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
2021年3月30日下午,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吴雅文女士、公司首席技术官严波先生、北京研发总监何毅军先生一行来访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于微纳电子大厦227会议室举行座谈交流会。微纳电子学系副系主任王玮教授主持会议。
王玮教授对与会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微纳电子学系的师资和科研等相关情况。普源精电公司首席技术官严波对公司的历史背景、普源书院、公司发展历程和技术研究方向等做了详细介绍,表达了与微纳电子学系合作的意愿。随后,双方就未来潜在的合作机会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在微电子领域共建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实习基地、技术合作和人才招聘等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
关于RIGOL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IGOL Technologies CO.,LTD)自2000年成立,致力于成为测试测量行业卓越的国际品牌,专注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与突破,是目前测试测量行业中国唯一拥有数字示波器自主芯片研发能力的企业。
2021-03-19
微纳电子学系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被誉为集成电路领域“国际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于2021年2月13日至22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本次会议是该系列会议的第68届。微纳电子学系在“超低功耗智能物联网芯片(AIoT)”、 “高性能雷达频率源”等高端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ISSCC上报道。
1. 异步事件驱动型AIoT唤醒芯片
面向智能物联网(AIoT)对低功耗唤醒芯片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黄如院士-叶乐副教授课题组,与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芯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出了国际首创的异步事件驱动型AIoT芯片架构,解决了在随机稀疏应用场景下长时平均功耗高的问题,显著降低了AIoT节点设备的功耗;课题组同时提出了异步脉冲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仅以几十nW的极低功耗代价便实现了信号特征提取;不仅如此,基于“时域帧生成器”和“卷积神经网络”智能推断引擎的技术,结合重训练机制,在具备低功耗的同时,使物联网应用场景因噪声而导致推断精度低的问题得以解决。...
2021-03-19
微纳电子学系1篇论文入选2020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1篇论文入选,为2020届博士生宋宇的论文《面向健康监测的集成化智能微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指导教师:张海霞教授,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学会自2016年起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旨在充分发挥学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的作用,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本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优秀博士论文不超过参评论文总数的20%。本次评选,中国电子学会共收到168篇会员的博士论文,经专家评审和公示,共30篇论文入选。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各有3篇论文入选,入选数量并列第一。
宋宇,美国百人会英才学者奖(2019)、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等奖项获得者,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能源供给、健康医疗监测、生物汗液传感以及智能微系统等相关领域,累计发表期刊及会议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 Science Advances, ACS Nano, Nano ...
2021-02-10
微纳电子学系2020年度在IEDM上发表多个重要研究进展
2020年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团队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立足基础前沿研究,在神经网络硬件、先进逻辑器件、智能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并在第66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上报道了多个重要研究进展。
人工神经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快速训练对于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意义重大,但传统误差回传算法(BP)存在耗时长、能耗大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微纳电子学系杨玉超研究员、黄如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存储器(PCM)的高效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系统。该系统利用PCM电导状态的内在随机性作为随机源,以存内计算方式产生用于训练的随机权重,对训练算法的有效简化提升了软硬件间的兼容性,多层次的优化策略有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硬件代价。该系统成功应用到大型卷积神经网络VGG-16的训练过程中,并且在CIFAR-10数据集上取得了超过90%的识别正确率,达到了与传统训练算法相当的水平,并将训练时间、能耗降低3倍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存内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人工神经网络在终端智能硬件平台上的片上训练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图1 基于PCM的神经网络高效在线训...
2021-02-04
微纳电子学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
2021年2月3日上午,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于线上召开。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基础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鲍锦涛参加会议,微纳电子学系副系主任王源教授主持会议。
王源首先介绍了近两年微纳电子学系申请和获批自然基金项目的情况,鼓励大家积极准备申报,鲍锦涛阐述了北京大学基金申报工作的安排及注意事项,针对2021年度指南的变化内容做了详细介绍。随后,三位曾获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李志宏教授、杨玉超研究员和常鹏鹰博士后依次分享了他们对基金申报的理解和经验,分别侧重介绍了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人才项目的申报经验,并与线上参会的老师就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交流和沟通。
本次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吸引我系50余名科研人员参会。